提起JIT这个专有名词,很多人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从丰田汽车的精益管理中提炼出的那个Just In Time, 即按订单生产。
从表面上看,JIT的优势是零库存,没有浪费,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迎合了企业的需要。因此,在近些年,很多企业不顾行业特点,纷纷上马JIT管理,结果不但没有带来理论上的节约,反而造成了很多人力物力的浪费。
例如,
有一家泵厂的产能比较饱和,在旺季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JIT生产就会造成产能的浪费,而应该事先做好计划,满负荷生产。虽然某些月份会产生成品库存,但是在旺季可以销售掉。以这种方式生产的另一个好处是,供应商会提前几个月拿到准确的预测和订单,便于订料和计划,避免了需求突增时产生的现货费、加班费、紧急运输费、紧急外协等费用,实现了成本最优。
这种方法就叫做MRP,即按计划生产,或者按库存生产。其优点是成本低。
其实很多行业更适合MRP而不是JIT。
例如,
笔者所在的医疗器械行业,这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行业,无论经济的走势如何,它的销量都很平稳。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实施JIT管理,就会给供应链增加波动性(虽然年销量的总数稳定,但是每个月份波动大),使得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提高了供应链的成本。于是今年下半年,公司痛定思痛,决定固定三个月的预测来安排生产,方便供应商备库,也就是将计划的方式部分转变为MRP,我举双手支持。
其实,很多公司在选择JIT时都忽略了一个关键前提,就是实施JIT对供应链的管理水平要求极高,比如客户、你的公司与供应商的需求信息的实时联通。如果你的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不高,那就只能在每个月的订单量非常稳定的前提下实施JIT。
如果以上条件都不具备,那还是老老实实的选择MRP生产为好。虽然不排除有死库的风险,但是如果节约下来的成本大于风险,可不可以不要去赶JIT这个时髦呢?
JIT, 如果实施的不好,是真浪费啊。
传网络货运“奖补”全面暂停,谁破防了?
1712 阅读“兔子”啃“莲藕”,快递生鲜牌怎么打?
817 阅读阿里技术元老“多隆”隐退,曾入选阿里合伙人
821 阅读快递大变革:“纳税新规”落地、社保加强征管,这次反内卷谁会被淘汰?
840 阅读拼多多与顺丰香港恢复合作
790 阅读京东物流“狼族”系列亮相机器人大会
751 阅读白犀牛联合中力股份,开创智慧物流全链路自动化新范式
712 阅读快递行业增值税新政落地,按照“收派服务”缴纳增值税
635 阅读速卖通启用首个全自动物流园区,国内段提速6小时
678 阅读京东物流在江苏成立供应链科技公司
62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