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400亿件,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日均业务量超过2.66亿件,日均服务用户超过5亿人次,行业服务民生作用更加凸显。国家邮政局预计,2021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将超过950亿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用时仅5个月,比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达到400亿件提前了7个月,比2020年提前约2个月,再次刷新纪录,显现了我国快递市场巨大的发展韧性、蓬勃活力和增长潜力,也彰显了邮政快递业在促进消费和畅通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不仅业务量再次刷新记录,而且价格战也已经有趋缓的迹象,拐点将显现,价格有望回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从已披露的最新快递企业4月份经营数据看,今年4月,圆通、申通、韵达快递企业的快递单票收入下滑幅度已有明显收窄,价格战处于趋缓走势。而且下半年第一波旺季大促“618”即将来临,各快递公司极有可能会在6月份上调价格,从而抓住第一波盈利期。
数据来源:各快递企业4月份经营数据
今年4月,浙江省通过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要求快递企业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草案的出台主要是为了避免局部地区掉入过度价格竞争的困境。预计随着政策的规范以及整改力度的加大,短期行业价格竞争将有所缓和,而且价格战的核心目的是各快递企业抢夺市占率、实现利益最大化,如果价格战持续过久就必定损伤到企业根基,所以价格战的脚步也就会放缓。
由于价格战过于激烈,导致“产粮区”单票收件价格已经远远低于网点运营成本,根据双壹实际调研发现,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很多网点处于极度亏损,已经达到“崩盘”临界状态,网点“厌战”呼声日益高涨。而且根据各快递品牌2021年一季度以及4月份公布的经营数据分析来看,总部净利润基本都处于下滑趋势,所以各快递总部也纷纷做出新的战略调整寻求突破。比如圆通在5月28日新开设一条昆明至新德里的南亚国际货运航线,迄今为止累计已开通30多条国际航线,并且圆通国际行政总裁孙建在“圆通成立二十一周年暨网络管委会十五届二次会议”做汇报时说“海外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将携手网络分公司共同开拓,共赢未来”,足以证明圆通已经把战略目标放眼国际,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除了圆通其他各快递品牌也都纷纷有了新的举措,顺丰、中通和京东快递等企业升级完善产品体系,提升服务体验和品质,创新寄递模式改善农产品等寄递时效。邮政、和顺丰开通运行多条国际货运航线,航空运力稳步提升,运输网络不断拓展,行业综合运输能力持续增强。
各快递品牌纷纷做出新的战略调整,也许是意识到“劳民伤财”的价格战并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寻找新服务、新增量才能突出重围,独占鳌头。
玛氏中国 | 2025年度国内运输物流服务【冰淇淋业务】
4987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贵州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2613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河北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1749 阅读“反内卷”之后,快递公司的“护城河”在哪?
1348 阅读多多买菜:闷声增长
1060 阅读义乌涨完广州涨 通达兔等快递全年或增收数十亿!
1038 阅读单品年销千万,新品研发提速,国民零食如何借拼多多复兴?
904 阅读18天抵欧!宁波舟山港迎来史上最快中欧航线
868 阅读又出伤人事件!买A退B、签收讹诈、押金不退……快递小哥如何避坑?
777 阅读美团闪购携手家电品牌实现空调半日送装
78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