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仓储运作中普遍都会存在应该采用普通存储设备,如普通横梁式货架的人工叉车作业的方式,还是应该采用自动化存储方式的决策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从物流运作的内外部因素和战略性因素去综合考虑。战略层面需要考虑示范性效果和前瞻性,内外部因素需要考虑资源能力、员工稳定性和投资回报率等方面。供参考
图:文章结构
仓储模型示意图
层面一:外部因素
1、作业量的均衡性
每天作业量在各个时段的分布越均衡,人员和设备就越容易安排,利用率也会更高。而在均衡性低的状态下,比如集中在每天某个时段进行作业,那么势必会让人员和设备在某个时段过于繁忙,而在其他时段又过于闲置。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作业量增大,很容易出现人员或者设备在高峰时间段紧缺,或者是在高峰时间段出现过于拥堵的负面情况。业务量均衡性低的情况下,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增加缓冲区,过量时将货物先存放进缓存区,然后再安排资源进行均衡处理;第二,提高作业效率,如增加资源数量或者采用自动化作业,加快对过量货物的处理能力;第三,调整作业量的均衡性,从供应链或物流计划端解决其问题。
数据模拟示例
2、员工的稳定性
受到行业、地域、宏观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经营需要的影响,企业运营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员工流失或者解聘的情况。而通常业务量又会受到季节性或者是偶然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在某个期间出现人员紧缺的现象,或者是人员过多而闲置的情况。当业务量突然增加时,新员工培训需要一定的周期,如果培训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作业质量下降和误差,也就可能随之带来企业的损失。
3、场地资源可获得性
企业在土地购买或者场地租赁方面的能力也是决定物流作业模式的因素之一。如果企业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场地资源,那么在模式设计上可以更多的考虑牺牲面积,降低空间利用率方面的投入。如果场地是稀缺资源,很难再扩大,那么便需要用更多的投入来提高空间利用率。
层面二:内部因素
1、作业能力
这里的作业能力是指在既定的作业人员和设备投入下所产生的作业效率。比如,分为两种方式进行分析,第一,人工作业的模式,可以再分为随机性的人工作业和有计划性的人工作业,前者供应链管控能力较弱,作业资源容易出现瓶颈。后者供应链管控能力较强,同时具有较好的信息化作支撑;第二,自动化作业的模式,单位时间的作业效率,比如在速度、承重以及连续性上都高于人工作业。
数据模拟示例
2、存储能力
这里的存储能力是指在既定的仓库空间中需要存储的库容要求。在无法调节库存的情况下,库容就是一个约束值,仓库必须完成这个存储量要求。那么就需要考虑存储方式,简单来说有两种存储方式,一种是平库存储,比如地堆、普通高架库等,另一种是立库存储,如自动化立体库,楼库等。不同的存储方式对设备和设施建设的成本投入不同。
3、投资回报率
在投入是可计量的情况下,需要预测未来的产出能力,比如仓库运营后的业务收入,或者是完成多少吞吐量支撑主业的运营。但是,在预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收入的预测再转化到物流量的单位上。投入的成本也将转换为单位物流量的投入,这样才能合理计算投资回报。
层面三:战略性因素
1、示范性要求
通常对于各行业的头部企业,对于建设除了实用性外还需要有品牌影响力,通常需要在建设上具有示范性的效果。当然,示范性并不是只追求先进的建设方式,而是在有一个整体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建设。如,需要有智能化的示范效果,或者是具有数字化的示范效果等。
2、前瞻性要求
如果企业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比如在公司运营战略上有数字化战略的定位,那么在进行规划时就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公司的业务战略进行对接。尽量在业务规划端合理地提前进行规划,提高灵活性,为未来的扩展预留“接口”。
UPS卖掉货运后,FedEx也考虑剥离货运,全球公路货运寒冬?
4547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2205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892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757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632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1200 阅读8家快递被曝有一半“向上取整”!快递违规收费全清单!
1065 阅读京东物流智狼机器人跑向全国!拣货最快秒级
1031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994 阅读41页PPT深度解读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模式!
85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