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上海开业首日的“盛况”还历历在目,而随着开业三天钜惠活动的结束,“Costco茅台被抢光”、“Costco会员排队退卡”等话题频上热搜。本文希望透过热闹的喧嚣,探讨Costco的优质物流供应链和面对中国国情的水土不服。
Costco是一家基于供应链运营的优秀的综合服务商,深深地抓住了西方经济学供应链“供-需”的本质。尤其在冻品、海鲜、牛肉、熟食、干果、酒类等领域,Costco的表现很好。
因为Costco的单个SKU进货量巨大,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对整条供应链拥有绝对控制权,通常1个SKU会分配给若干供应链企业负责生产。它采用按市场需求分批生产的策略,使得库存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高周转率还能够为企业带来充裕的现金流。
Costco店里30%的商品直接由生产商送至门店,另外70%的货物由厂商送至中心库,库存周转天数比沃尔玛和亚马逊少1/3,甚至比拥有强大自营物流体系的京东还要少20%。
本次Costco进入大陆的部分商品供应还是来自中国台湾,由顺丰进行台湾-大陆干线+清关+派送的物流服务,如若仍然采用大量的海外供应链,在商品品类上不一定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本质上,Costco所擅长的是在线下做供应链管理,美国电商和配送的不发达是其线下依然动力十足的原因之一。而在国内电商及其“已经接近变态”物流配送速度,不仅激烈竞争还擅长造节,利用各种节日已经把大家的货补的满满当当,Costco的优势并不明显。
(1)就国人人均1.1套的住房数量以及只会持久下去的购房热情,加上目前社会发展阶段越来越突出“空巢青年”“空巢老人”,小家庭、按需购买、不能囤货、就近购物的特性,Costco是典型为中产阶级重品牌、囤积非生存类货而打造的会员制模式,而国人更关心的是“新鲜”和“性价比”,南方阿姨们买一根香菜的需求,可能Costco不好理解。
(2)会大概率演化催生“Costco代购”和“Costco拼购”产业链,只不过批发转零售的对象由拼多多的农产品变成了进口化妆品、牛肉和水果。
(3)永久无理由退货的承诺,就是开业当天笔者朋友圈最大的疑问。结果仅仅7天,Costco上海店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占便宜”,而且还有办理退会员的长队…
与其说C端客户是Costco的流量入口,靠会员费实现财务报表的平衡,B端客户更具有商业价值:一方面B端客户毛利较高,一方面B端客户更容易接受自有品牌。可以看到,Costco先期已经瞄准中国中小零售商、夫妻老婆店和餐厅等企业用户的2B业务,但这个“批发渠道的江湖”需要Costco好好摸索。
多多买菜:闷声增长
1382 阅读义乌涨完广州涨 通达兔等快递全年或增收数十亿!
1360 阅读又出伤人事件!买A退B、签收讹诈、押金不退……快递小哥如何避坑?
1113 阅读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全球资源战略格局的重大转变及应对策略
1157 阅读18天抵欧!宁波舟山港迎来史上最快中欧航线
1134 阅读2025年1-6月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
1037 阅读传网络货运“奖补”全面暂停,谁破防了?
935 阅读兴满物流华北首个枢纽落户普洛斯济南园区,开启零担物流新格局
909 阅读国家铁路集团950亿成立新藏铁路公司
715 阅读2025年7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
66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