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小总拣&拣配到人

[罗戈导读]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概念叫做“小总拣”,实际小编也不知道行业是否有专门的名词,只是结合特性自己给起了个名字。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就行就是更小的总拣。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概念叫做“小总拣”,实际小编也不知道行业是否有专门的名词,只是结合特性自己给起了个名字。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就行就是更小的总拣。

日常讲拣货模式,可能会经常听到以下的一些名词(可能会不全),小编做了简单的分类:

1、谁在动:货到人拣选、人到货拣选等

2、拣选单:纸质拣选、RF拣选、app拣选等

3、拣货单位:总拣、边拣边分、按订单拣选、小总拣等

4、方式:接力拣选、分区拣选、拍灯拣选、语音拣选、智能眼镜拣选等

今天分享的课题主要是拣货单位维度的小总拣。

去年我们做料箱到人的项目时候就有相关的沟通。料箱到人、货架到人都是CTU或者AGV等机器设备协作把货物拉到工作站,工作站的人员就做货物的分播动作,大多数的方案是按照订单分播,这样配货的人员配货就简单,一个筐一个订单;当时我们做了一个改进就是单件订单可以都放一个容器,都是单件在配货环节也不会出错,这个其实就有点类似小总拣,但是当时没有这么想或者往这延伸。运营一段,现场负责的同事就提了件单比小的订单也可以2-3件放到一个筐,因为这样放对配货效率也不会影响。这个需求当时大家意见没有达成一致。

这次下一线看了行业的做法,发现他们用的就是这个方式。他们做的更好的就是分播工作站背后就是配货台,拣配人员关系相对固定,这个好处有异常的时候容易发现处理。若用流水线则一个工作站投线就被多个配货台的人拿走,发现异常处理起来会麻烦点。

基于现场的观察诞生了“小总拣”的想法。然后在不同的拣货模式下,进行了类似的推演,如下图。


比如,边拣边分一般用做多件订单,实际也可以加个单品筐,这样可能在拣货路径上会有些节省。比如之前分享的一个火车模式拣货(火车模式拣货)一人用2个车拣2个拣货单,可以变成一人用1个车2个容器拣1个拣货单,这类适合件型小的场景,否则1个容器不好装下,特别多件型的时候拣货车可以上层装小件,下层装大点的件,但是用筐就不好解决。

基于按照容器(周转箱/筐)做小总拣的思路,再做些延伸。会有几个好处:

1、拣货车数量减少:使用容器后就可以实现车筐分离(类似运输中的甩挂模式),这样就可以减少拣货车辆的配置,逛了很多仓看了很多拣货车,大概车辆的价位400-1800元都有,一个仓配置都有50-100台,费用也挺高,而一个筐成本就在30-50元。人车比预估会从1:(3-4)降低到1:(1.2-1.5),车辆降低预计在50%左右。

2、待配区面积减少/拥堵减少:用拣货车的时候待配区就会是一个停车场模式+停车场和配货台之间短驳。需要关注满车进入/空车如何出来,大促期间最容易出现空车无法出来,拣货人员又没有车辆。若改为容器待配区就可以用货架来存储,空间利用会更高些,筐一定要梯形便于空筐可堆叠。

3、拣货人员找车时间消灭:用拣货车的时候虽然人车比会更高,但是车辆基本都会在待配区,在现场反而会看到大家经常在找车辆。改成容器后车筐分离,车辆基本都可以跟人做绑定,不会存在拣货没有车。

4、实现拣配到人:拣货单和人的绑定可以根据通过智能匹配;拣货单跟配货人员的绑定,若用拣货车的模式要做前置绑定会有点难,除非业务量少。不绑定用领取方式则容易出现配货人员的挑货行为。但是改为容器后就相对比较好实现拣配到人,拣货后系统根据各个配货台的工作量计算推荐拣货人员放到哪个配货台架子上。

5、减少配货人员取货时间:因为货物放到了配货台的架子上,配货人员就不需要去待配区去拉拣货车过来配货。

以上要实现,有个很重要的前提,仓储件型标准(仓储件型标准)一定要规范,否则周转筐就无法满足。其中周转筐设计的原则也可以复制拣货车的尺寸设计原则(拣货车尺寸设计逻辑)。

今天就分享到这,关于这个话题大家有更好的想法欢迎留言或者私信,让小编与你一起成长。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拣货U型/S型路径
下一篇:拣货库位放货单位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活动/直播 更多

【早鸟优惠】上海公开课:物流销售及客户管理精华汇编(9月18-19日)

  • 时间:2025-07-15 ~ 2025-09-18
  • 主办方:顺如亿徕
  • 协办方:罗戈网

¥:3688.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5年6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