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配送行业发展报告》,是罗戈研究院2018年继《数字化供应链综合研究报告》之后的又一诚意之作,与以往报告有所区别,这次我们邀请了12位一直深耕在配送各细分领域的集实践与思考于一身的高手,组建成“罗戈配送专家委员会”,与我们一起为呈现一份更有深度的报告而努力,因此首先要先要撒花感谢高颜值专家团的支持~
配送,是最靠近消费者的物流活动,回看国内配送行业近十多年的变迁历程,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下商业及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在物流行业的投射,并带来中国配送行业各类新模式的发展。这份报告里,我们用了3张图谱、10种配送模式、10个细分行业、14家典型企业。从整体,落到模式、细分行业,对中国配送市场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梳理。
我国第三方传统配送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主要基于区域和细分行业提供服务,品牌意识相对较弱,而近年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平台型配送企业,则以创新的资源组织形式和产品化服务,在资本的助推下,迅速进行着规模扩张。因此我们即从模式,也从细分行业两个视角整理了配送行业的典型参与者。
我们基于配送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将配送划分为十大类模式,针对每类模式提供了场景、特征分析,以及典型企业介绍。
在模式基础上,不同的行业的商品属性、行业结构、服务需求各异,对于大多数企业,是在特定行业优势解决方案能力基础之上,再考虑向相关行业衍生扩大企业业务范围的。对于行业的分析,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总结了行业概况、各需求场景下的订单特征、场景模式图、主要参与者、典型参与者案例、行业发展趋势等内容,期望能相对完整的呈现各行业的总况。
对于配送参与者的分析,贯穿报告各版块内容,包括企业的业务模式、经营概况等内容。
随着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成为趋势,围绕终端的零售开始全渠道融合,并逐步细分与场景化,基于场景的配送服务逐步产品化、即时化,驱动后端仓配供应网络的相应变革与支持。这对于配送企业的要求,也从“业务执行”向“整体运营”的方向转型。
在4月21日的《第四届城市物流高峰论坛》上,服务于益海嘉里的益嘉物流董事长盛岩认为,IT是益嘉需要重点强化的能力;互联网配送平台易货嘀CEO秦愉认为现阶段重点是抓运营;而7-11华南物流高级经理刘迪淳道出7-11长期以来的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更好的服务。三位已经道出了配送企业的核心能力:客户需求挖掘能力、运营及信息能力(客户需求的满足能力)。
而随着物流业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深化,城市配送也将逐步被纳入城市整体治理中,实现资源与需求统筹基础之上更加高效、标准化、信息化的发展。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2025年京东物流-河北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1959 阅读多多买菜:闷声增长
1298 阅读义乌涨完广州涨 通达兔等快递全年或增收数十亿!
1164 阅读单品年销千万,新品研发提速,国民零食如何借拼多多复兴?
1037 阅读18天抵欧!宁波舟山港迎来史上最快中欧航线
1008 阅读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全球资源战略格局的重大转变及应对策略
968 阅读又出伤人事件!买A退B、签收讹诈、押金不退……快递小哥如何避坑?
903 阅读三个月内第6次出手,京东领投具身智能公司帕西尼
909 阅读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收官在即
877 阅读美团闪购携手家电品牌实现空调半日送装
89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