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游戏,是1960 年代,MIT 的 Sloan 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 Sloan 管理学院的学生们,各种年龄、国籍、行业背景都有,有些人甚至早就经手这类的产/配销系统业务。然而,每次玩这个游戏,相同的危机还是一再发生,得到的悲惨结果也几乎一样:下游零售商、中游批发商、上游制造商,起初都严重缺货,后来却严重积货,然而,消费者的需求变动,却也只有第二周那一次而已!如果成千成万、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参加游戏,却都产生类似的结果,其中原因必定超乎个人因素之上。这些原因必定藏在游戏本身的结构里面。
偷个懒,把以前我培训新人的PPT弄上来,图糙但是配了计算表格,很清晰,能够更好地帮助各位理解这个供应链经典案例及牛鞭效应的影响。
PS:我是德川家康,这里是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供应链成长随笔”(ID:Work-Methodology),欢迎关注和转发。
闪电仓到底靠不靠谱?从仓储操作看它的真实挑战
1088 阅读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022 阅读行业首创!52名卡友数字人集体亮相
863 阅读美的集团:拟分拆安得智联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814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781 阅读AI赋能车轮上的声音 路歌第十一届“5·2卡友节”圆满举办
679 阅读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638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600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573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55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