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看,公司高性价比的产品迎合了当前偏弱经济周期里的消费偏好,业绩增长较快。长期看,低价优先、以商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代表了更高效的流通模式,公司的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低价心智稳固,性价比消费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更加受益,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988.28/2695.1/3492.1亿元,同比增长52.3%/35.5%/29.6%;归母净利润433.3/608.2/812.3亿元(此前23-25年为366.1/571.2/781.5亿元),同比增长37.4%/40.4%/33.6%;EPS为29.64/40.91/53.73元,对应PE为25.0/18.1/13.8。随着电商逐步进入存量市场,我们看好拼多多的渠道定位,在当前估值下投资价值较为明显,且EPS中包含了海外平台Temu的战略性亏损,维持“买入”评级。
● 23Q2业绩超预期,性价比消费在当前更为凸显。23Q2公司收入522.81亿元,同比增长66.3%,其中营销服务收入为379.3亿元,同比增长50.7%,大幅高于Q2电商大盘增速的12%。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下消费趋势倾向于性价比,因此拼多多在当前除了具备流通模式效率的优势外,还受到短期经济β的加持;佣金收入为143.48亿元,同比增长130.8%,增速远高于营销服务,我们预计主要是Temu增长较快所导致。
● 降本增效明显,带动利润端超预期。23Q2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6%/1.1%/5.2%,同比-2.5pct/-1.5pct/-3.1pct,整体降本增效较为明显,带动利润端超预期,23Q2公司归母净利润131.1亿,同比增长47.3%,NON-GAAP净利润152.7亿,同比增长41.7%。
● 主站仍具有份额提升空间,维持超额大盘的增长。国内电商行业渗透率自21年以来已经基本停滞,行业逐步进入存量市场。我们认为拼多多强调低价、以商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代表了一类更高效的流通模式,有望通过提高市占率的方式进一步的增长。尽管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也逐步开始强调“价格力”,但我们认为“低价”的背后是一个平台的生态模式,包括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商家、客户的关系,调整起来相对困难。因此我们预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拼多多的增速仍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在经济周期偏弱的时期。
● 海外市场有望提供第二增长曲线。随着传统外贸的疲软,中国供应链直接出海成为大势所趋,而拼多多的Temu等渠道以高性价比的定位,与亚马逊形成了错位竞争。凭借高举高打的手段Temu增长迅速,自去年9月上线以来已进入39个国家地区。尽管短期内Temu的规模难以对公司的估值产生贡献,但我们认为中国供应链出海是一个广阔的市场,通过时间的积累与模式的迭代,Temu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曲线。
●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2)竞争超预期的风险;(3)信息滞后的风险。
东南亚仓配一体的机遇与挑战
1664 阅读物流企业如何参加项目投标才能成功中标 | 物流人的必修课
1168 阅读极智嘉宣布进军具身智能:具备商业化能力、研发实力、场景数据三大优势
1096 阅读国家邮政局到顺丰调研,王卫现身
1090 阅读中储智运智慧联运场景入选央企AI高价值场景
1095 阅读中国光伏巨头,又花50亿在国外建厂
970 阅读25年8月福建省京东大件物流送装一体资源招商邀请函
994 阅读交通运输部:支持平台实施货主实名制,建立过低运价阻断机制
973 阅读全国港口首座绿氢“制输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落地渤海湾港
988 阅读沃尔玛头程物流整柜入仓运输服务已覆盖五大港口
96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