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指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中国碳中和进程。
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与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应大力推进《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的落实。明确核算边界,统一核算标准,加快建立全国、各省(区、市)统计制度与核算制度;优先建立高能耗、高碳排产业碳排放核算机制,促进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加强企业核算技术扶持和结果复核,提高企业核算效率。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要在不影响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性的前提之下,促进各行各业减排减耗;在土壤固碳、生态碳等方面加强农业领域负碳技术应用和推广,改良种植。此外,中国碳中和发展要兼顾民生问题,因此,需要在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生计、生活基础上,有机结合农业资源禀赋、当地民风民情、乡村振兴战略和碳中和目标,寻找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平衡点。
CCUS技术是目前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首选技术,也是保持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主要手段,还是钢铁、水泥等难以减排行业实现低碳转型的可行选择。结合新能源的负排放技术,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然而,CCUS技术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高昂的研发成本限制了企业的积极性。CCUS项目前期涉及多个行业的不同企业,项目实施时需要解决收益分享、责任和风险分担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行业规范,以确保各环节之间的良好对接,并采取长期公平的合作模式,解决气源供给、管网输送、地企关系等难题。政策部门与各行业需要加强合作,政府也应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以促进CCUS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应尽快完善CCER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市场交易标准,优化配额规模测算,规范市场交易价格,进一步激发供需两侧企业交易积极性。同时,应尽快将建材、钢铁、有色等高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配额管理,发挥CCER重启优势,吸引更多企业自主自愿地参与CCER市场交易活动。在保证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在碳期货、碳期权等交易建立配套风险防控机制的基础上,可逐步完善香港—深圳碳产品交易机制,以及沪市、深市、港市联动机制,实现国际碳项目和投资机构与全国碳市场的碳产品与碳金融互动,赋能全国碳市场的国际化布局。
玛氏中国 | 2025年度玛氏宠物华东区域成品仓储运输服务(B2B&D2C)遴选
3959 阅读安得智联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209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福建大件宅配招商
1066 阅读海晨股份:半导体高端物流设备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物流机器人开启未来产业征程——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28)
1041 阅读年营收超7000亿,利润865亿,中国邮政再登世界邮政第一
937 阅读途虎养车全国城配线路运输项目-报名公告【长期有效】
674 阅读跨境物流又暴大雷:冻结5100万美元资产、卷跑2.3亿资金、坑惨3.6万货主……
631 阅读1400家门店 90%自动化!万纬如何让咖啡巨头效率翻倍?
537 阅读京东物流2025年运输业务招标
462 阅读福建多家快递下发涨价通知
48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