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谈到集成计划的基本理念,是将各类决策整合一次性处理。本次我们来谈谈与scheduling的关系。
(注:scheduling泛指任何执行层面的调度指挥,具备较高实时性)
通常谈的计划是planning维度,现实中还存在scheduling更细颗粒度的维度,需要考虑的约束条件是更现实层面
继续上次的例子,关于餐馆选择有人少,不贵,卫生等约束
然而现实层面却更为复杂
(1)关于人少
餐厅人流是动态,全年有淡季旺季(夏天吃火锅少,冬天吃冰淇淋少)每天也有忙闲时刻之分(餐点忙)
如何比较餐厅的人流,淡季人气餐厅人流低于旺季路边餐馆,又该怎么算。
此外,人少的定义是堂食座位数量?还是排队人数?亦或是排队人数处以堂食座位数比例?是否考虑每客用餐时长的考虑,点餐与结账排队时间?
(2)关于不贵
多少钱叫不贵,高级餐厅打5折和普通餐厅全价怎么比?看折扣,看点单总价格,看价格与口味的比例?餐厅的价格动态变化,如何评估考量计算?
(3)关于卫生
只是看餐盘里的,还是看店铺整体?是指制作过程,还是原材料新鲜度?是否涉及对颜值的考虑?
卫生的概念量化起来颇为困难,毕竟食客考虑的卫生范畴远远大于挂在店里卫生评分的程度
因此scheduling作为对planning的分解,需要在更细数据颗粒度,更精确的时间点来做出决策。甚至在很多更复杂的动态环境上,(天天有特价,人流不确定,卫生看心情的餐厅)planning能做到的计划维度很粗糙
回到制造业供应链来谈planning与scheduling
1. 需求较为稳定且提前确定的环境(烟草/石油)
planning从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到日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交货计划,发运计划都能定下来。甚至有些管制行业年初能把全年的生产计划做完(烟草),以产定销,scheduling没有太大必要,几乎无波动性。(MRP,MPC框架大部分也都是基于此环境设计)
2. 需求变化频繁,且难以提前获知的环境(电子/消费品…)
也是当前正在发生的环境(所谓VUCA的时代),planning与scheduling偏差越来越大。planning到周和日,scheduling到小时。强调敏捷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柔性产能安排,柔性物料供应,柔性发运能力,柔性生产计划,冻结期也随之降到临界点(也就是物料和生产来不及调整的时间粒度)。
如此以来,挣扎在planning与scheduling的冲突矛盾中,理论粗产能计划与实际细产能计划相去甚远,生产周计划与班次计划无可比性,预测与订单基本没关系,物流资源计划与发运计划对不上,高库存与缺料并存。
如何保持planning与scheduling节奏一致,在计划层与调度执行层统一,我们在下一篇来讨论。
鸣鸣很忙VS三只松鼠 ,谁的供应链更抗打?
1337 阅读顺丰、中通、圆通、韵达、申通、极兔的高管工资奖金有多高?
1295 阅读从规模到质量,韵达开启2025年增长之路
1203 阅读Gartner 2025 WMS魔力象限看仓储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1094 阅读河南首辆跨境电商TIR国际卡班发运
934 阅读2025年4月电商物流指数为111.1点
713 阅读图解4月仓储指数——需求保持增长 行业延续向好
723 阅读商务部:中美取消91%的关税,暂停24%关税
738 阅读顺心捷达上线“承诺达”产品
659 阅读5月5日-5月11日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情况
67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