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你以为送外卖全靠小哥飙车吗?快是因为有高科技的!》让大家知道原来送个外卖背后居然还有个巨大的物流细分市场——即时配送,而且30分钟能送到是因为有智能调度系统支撑的。那么问题来了,外卖公司不是搭了个信息化平台吗?把订单放上去,让骑手小哥上去抢单就行了,有生意谁不做呀?这个调度系统需要多少智能呢?
核心的问题在于,外卖订单中有容易送的“肉”,也有难以完成的“骨头",如果靠抢单就会严重依赖骑手的决策能力,挑肉的多而没人挑骨头送,假如按照定价高低来抢,一方面人力成本不可控,另一方面抢到远的肉还影响配送效率,用户体验不佳,抢不到肉的骑手会投诉,经常这样必然会想退出,边骑边拿手机抢单安全风险也高。
其实,抢单模式包括再之前效率更低、容易作弊的人工派单模式,还有之后不具备全局优化能力的抢推结合模式,外卖平台都曾经尝试过,最终还是得往智能派单方向去走。
因为前几种模式只是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和延迟队列(订单或骑手运力)去执行简单调度,控制台调度引擎计算的内容太少,很多订单的复杂度并未考虑在内,所以用户下单体验水平差异很大,平台管控能力也弱。
因此调度系统的智能不仅仅是静态的订单分配问题,还包含动态的骑手路径规划问题。
智能调度系统不仅要考虑订单池、运力池的匹配,还必须将包括路径规划算法在内的各种算法,形成算法库,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调用合适的算法将订单池里的待发订单和运力池里的可用骑手对应关联起来。
调度系统的智能性在外卖平台的订单量大、骑手多的情况下至关重要,靠人工派单或主动抢单会完全乱套。
那么算法库里的各种复杂算法是靠人想出来的吗?首先肯定的是必须要有完整的流程来保障算法的可靠设计,并且还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测试、持续迭代的过程。
算法的迭代也不是光靠数学逻辑强的人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想全、不断改造升级的,算法的效果必须接受实际运作无情的鞭打和验证,主动加被动改进是系统调度开发人员的家常便饭。
因此事后有可视化的回放轨迹,反过来了解为什么算法会派出这种不合理的订单给骑手,也是改进算法的重要工具,至少能够亡羊补牢。当前适用的算法在平台订单量和运力池持续提升的过程中也未必一直好用,所以算法库版本需要一直升级。升级不是说越加越多算法、越搞越复杂,而有可能是当订单数量和路径复杂度指数倍增加时,自动或手动降级、减少算法输入、牺牲部分效果来保证订单的可执行。主动降级也是一种智能。
那么到最后,变动这么大的算法不能让平台调度出现系统性的崩溃等大风险,必须有工程管理方法去精细化保证整个调度系统,从规划预防开始,到能实时识别诊断风险,最终风险爆发时可控并基本保障外卖订单的运作。
所以,你下的外卖订单交给哪个骑手来送,不是你觉得哪个小哥帅就能决定让他天天上门的,平台调度系统会结合各种条件运用算法去计算分配,如果你有指定帅哥定点送外卖的需求,开发人员还得确认是不是普遍需求,值不值得去设置提供这种服务呢,你说是吧?
玛氏中国|2025年度玛氏箭牌北京区域包材及原材料仓储(VMI)项目
2355 阅读15倍爆发式增长,网络货运行业跑出了一匹黑马
965 阅读京东物流一线员工日10周年:为5年、10年老员工授勋,为15000名标杆颁奖
892 阅读京东物流喀什仓正式运营:南疆多县市当天可送货上门
826 阅读16亿美元大手笔!这家物流巨头被UPS收购
768 阅读闪电仓到底靠不靠谱?从仓储操作看它的真实挑战
780 阅读德邦快递“管家式服务”筑造工业园物流新模式
706 阅读国务院同意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672 阅读国内首套大容量工业园区级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式开工
708 阅读4月1-27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72.8万辆,同比增长24%
68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