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鸣鸣很忙与三只松鼠两家休闲零食行业的龙头企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鸣鸣很忙走的是渠道驱动路线,不做自有品牌,专注做供应链和终端零售;而三只松鼠则是以品牌为核心、主打线上运营的典型零食品牌商。虽然两家企业都在围绕供应链做文章,但整体发展路径不同,结合它们的运营模式和发展表现,罗戈网总结出以下关键信息点:
1)厂商直供VS自有工厂+OEM模式。鸣鸣很忙的产品主要由外部厂商直接供货,依靠线下网络+供应链效率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其模式强调规模效应和下沉市场渗透,被业内称为“零食界的蜜雪冰城”。相比之下,三只松鼠则采取“制造+品牌+零售”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主打“高端性价比”,通过线上流量+爆品策略实现突围,常被类比为“零食界的小米”。从本质上来看,两者都是典型的供应链驱动型企业,都通过大规模采购、原料或商品直采来提升议价能力,从而带动利润增长。
2)线下下沉渠道VS全渠道。鸣鸣很忙采用加盟模式快速扩张,截至2024年门店数量已达14,394家,其中99.9%为加盟店,约58%位于县城及乡镇市场,展现出强大的下沉市场覆盖能力。三只松鼠则长期深耕线上,2024年线上营收达74.07亿元,占总营收的69.7%。尽管近年来也在积极拓展线下门店,并提出向全品类、全渠道转型的目标,但整体表现仍较弱。截至2024年,线下门店数量仅为333家,仅贡献3.8%的营收。
3)薄利多销vs品牌溢价。从盈利能力来看,鸣鸣很忙2024年净利率为2.1%,三只松鼠略高,达到3.8%。虽然两家公司都通过商品销售赚取差价,但盈利模式有所不同。
三只松鼠属于制造型自有品牌零售商,采用“自有工厂+OEM”模式生产产品,并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销售。由于具备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其产品具有一定的品牌溢价能力。
而鸣鸣很忙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主要通过集中采购和高效运营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交易差价。其零售价格通常比超市低约25%,凭借“极致性价比”吸引消费者,带动销量增长。门店数量越多、销量越高,总部进货规模就越大,利润也随之提升。这种模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规模扩大→议价能力增强→成本进一步压缩→价格更具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推动更大规模扩张。同时,加盟商也能在低成本和高流量中获得更高利润空间。
4)“多品类+高周转”VS“爆款+电商”。在商品策略方面,鸣鸣很忙主打“多品类、高频上新、快速周转”。目前在库SKU达3380个,其中25%是定制化产品;单店SKU超过1800款,每月平均上新数百款,依靠丰富的选择和不断更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尝鲜需求。2024年,鸣鸣很忙的存货周转天数仅为11.6天,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极强的库存管理能力和供应链效率。
相比之下,三只松鼠则更偏向于“爆款驱动+电商平台”模式,SKU数量控制在1000多个,以坚果类产品为主(占总营收的50.5%),上新节奏较慢。招股书数据显示,三只松鼠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93.0天(2022)、81.6天(2023)和78.2天(2024),明显高于鸣鸣很忙。
5)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期,未来比拼的是供应链与生态能力。当前,休闲零食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用户增长放缓,竞争焦点转向供应链整合能力与生态体系建设。
鸣鸣很忙通过“低价量贩+规模效应”,正在构建一个闭环:“规模反哺效率 → 效率优化成本 → 成本驱动盈利”。不过,由于缺乏自建供应链体系,在品质控制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且缺乏具备高人气的爆款单品。
当然,鸣鸣很忙也有可能会参考蜜雪冰城的发展路径,逐步向自建工厂、自主加工延伸,提升品控能力并降低供应链成本,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但前提是市场规模要持续增长,且能打造出几个具备稳定销量的爆款单品,才能支撑起工厂的产能利用率。
而三只松鼠则坚持“全渠道”战略,正加速布局社区型全品类折扣门店,试图在线下市场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但在当下量贩零食赛道日益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如何在众多玩家中脱颖而出,也将是一大挑战。
2023年11月,“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为“鸣鸣很忙”,短短三年内实现了爆炸式增长。从2022年的42.8亿元营收飙升至2024年的393.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03%,2024年GMV突破555亿元,全年交易单数超过16亿。净利润也从2022年的0.72亿元增至2023年的2.18亿元,并在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8.29亿元。
截至2024年底,鸣鸣很忙的门店数量已达14,394家,覆盖全国28个省份和所有线级城市,其中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广泛覆盖下沉市场。公司计划将IPO募资主要用于门店拓展与升级、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市场渗透率并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鸣鸣很忙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其主要盈利来源并非传统的“品牌方赚加盟费”,而是通过向加盟商提供商品,从中赚取稳定的差价。招股书显示,2024年其99.5%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
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效应,包括门店数量、交易单数和市场占有率;二是成本控制能力,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采购、包装及物流等环节的成本。这两者相辅相成,更低的采购成本助力零售端实现“极致性价比”,吸引更多消费者,推动规模扩张,同时提升加盟商的利润空间。总体来看,支撑其低价战略的关键来源于其五大核心能力:
1)重塑供应链:简化生产到终端销售的关键环节,大部分产品由厂商直供,减少中间环节。同时,缩短供应商的账期,以获得更具竞争力的采购价格。
2)规模效应显著:作为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之一,庞大的采购量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3)优质供应商资源:长期与每一品类优秀的厂商合作,确保了充足产能、定制开发能力和优良品质。
4)高效仓储物流体系:截至2024年底,已建立36个仓库(自营25个,第三方11个),总面积约73万平方米,大多数门店能在24小时内完成配送。存货周转天数仅为11.6天,物流成本仅占总收入的1.7%。根据规划,鸣鸣很忙将通过建立更多的仓库和搭建冷链物流系统,以配合门店网络在地理上的扩张和区域渗透。
5)严格品控体系:从源头到终端建立了全流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自建实验室并与外部检测机构合作抽检,确保产品安全。
2019年,三只松鼠在A股上市。截至2025年5月13日,公司总市值为110.32亿元。随着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三只松鼠有望成为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休闲食品企业。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深化“制造+品牌+零售”全产业链布局,重点方向包括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和补齐线下渠道短板。
根据年报数据,2024年三只松鼠实现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超过2019年的巅峰水平(101.73亿元);净利润达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不过,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中,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降幅超过两成,显示出转型过程中仍面临一定压力。此前,公司曾在2020年至2023年间经历连续四年营收下滑,从超百亿降至71亿元。
(三只松鼠2024年业绩,图源:雪球)
回顾过去几年的经营策略,2022年三只松鼠确立了“高端性价比”战略,并随之启动一系列调整:从原先的单品类、线上主导模式,转向全品类、全渠道发展,同时孵化多个子品牌,以覆盖更广泛的消费人群。2024年,坚果依然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占比超过50%,但从近三年趋势来看,坚果业务占比持续下降,反映出公司在产品结构多元化方面的积极尝试与布局。
在线下渠道拓展方面,三只松鼠采取投资并购的方式切入市场,门店定位也从原来的高端零食店转向更具价格优势的折扣店。2024年,公司陆续收购了爱零食、爱折扣、致养等品牌,正式进军量贩零食和社区折扣超市赛道。但整体进展尚未达到预期,全年线下渠道收入为4.0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下降至3.8%。
从战略层面看,三只松鼠希望通过全渠道布局打开新的流量入口,借助全品类策略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同时,通过“一品一链”战略打造深层次的供应链壁垒,提升整体竞争力。
具体来看,在采购端,公司持续推进坚果、果干及部分零食原料的原产地直采,提升规模化议价能力,确保原材料质量与成本控制。此外,还在华东芜湖、华北天津、西南成都等地建设多品类集约供应基地,通过区域化本地供应链增强对生产环节的掌控力,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在生产端,三只松鼠采用自主建厂与联合建厂相结合的模式。核心坚果类目实行自主制造,代工产品则深入供应链底层,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例如,公司在芜湖建成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等核心坚果示范工厂,实现了生产端的高效协同。未来规划显示,公司将在华东新建9座加工工厂、西南新建6座、华北新建9座、华南新建5座加工工厂及1座分拣包装工厂,并计划在越南、柬埔寨各新建1座加工工厂。
在物流端,公司依托集坚果加工、零食制造、仓储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供应链集约基地作为区域枢纽,进一步提升自主制造产品的比重,压缩整体价值链成本。在自有仓储体系基础上,积极布局产地仓和云仓,并与多家上游供应商合作推动工厂直发,持续降本增效。
与此同时,三只松鼠也在加快物流运营的自动化升级。目前,自动分拣系统已在芜湖、鄂州、长沙仓库全面运行,分拣准确率达到99.7%。为进一步提升仓储效率并降低成本,公司已部署123,000个高位货架,相比传统存储方式,仓库空间利用率提升了一倍。
4个低碳奖项丨2025 LOG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案例申报开启!
1278 阅读顺丰再出手,领投无人车公司「白犀牛」
1021 阅读外贸出口转内销商家在抖音电商成交3.6亿元
980 阅读5000种汽车配件丝滑入仓,菜鸟海外仓推出汽配出海解决方案
863 阅读鸣鸣很忙VS三只松鼠 ,谁的供应链更抗打?
756 阅读Wildberries开启中东卖家供货渠道
673 阅读总投资280亿!内蒙古光伏项目将投产
609 阅读顺丰与南京公交推出'同城快递线'
635 阅读厦门至英国首条定期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602 阅读2025年4月电商物流指数为111.1点
59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