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罗戈网.物流沙龙了解,2月15日晚间,叮咚买菜发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叮咚买菜第四季度实现营收54.8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72.0%。2021年营收为201.2亿元,同比增长77.5%。
第四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为10.96亿元,2020年同期净亏损为12.46亿元人民币。Non-GAAP净亏损约为人民币10.34亿元,去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2.39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此外,公司宣布上海地区于12月份实现整体盈利,长三角地区于该季度实现UE(单位经济模型)翻正。
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毛利率为27.7%,相比上个季度环比提升了9.5%。毛利率提升的原因为叮咚买菜商品力的提升——叮咚买菜在财报中表示,叮咚买菜的规模优势和自有生产加工能力带来了生产端的利润空间,此外,商品的品类结构不断优化,使得高品质商品的GMV占比逐步提高。
商品数据方面,财报显示,目前,叮咚买菜拥有叮咚王牌菜、叮咚大满冠、拳击虾、保萝工坊、良芯匠人等共计超20个自有品牌。叮咚买菜称,将继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尤其是在供应链系统、农业技术和食品研发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关于四季度业绩,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随后的电话会上表示,“第四季度是叮咚买菜成立以来最好的一个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0%,效率得到显著优化。去年12月,整体Non-GAAP净亏损率低于13%,对比IPO时2021年Q2亏损率为37.2%。上海是叮咚买菜进入的第一个城市,2021年12月上海已经实现全面盈利,我们在这个城市找到了盈利的道路,预计下一个整个长三角地区,在不久的将来全国都可以盈利。”
对于此前传出公司裁员1万人的消息,梁昌霖也在电话会上辟谣称,受舆论影响,上海市劳动监察部门到公司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证明公司的员工流动与往年没有太大的变动。
“很多人怀疑叮咚买菜能不能盈利,是因为担心前置仓要把货送到家,成本太高,其实前置仓模式效率相对是较高的。”梁昌霖在电话会上表示,以上海为例,前置仓履单成本大概占GMV的15%。而公开的数据显示在整个生鲜市场,不管是线下店铺还是线上传统电商,履单费用率大多超过这个比例。此外,前置仓的存储降低了损耗,传统生鲜电商终端损耗大概超过10%,而叮咚买菜只有2%左右。
截至第四季度,叮咚买菜共拥有10个食品研发加工工厂;约60个城市分选中心和约1400个前置仓,前置仓面积达50万平方米。2022年还将开工建设3个大规模、现代化的生鲜综合体,以实现更高效地开发、生产与运输商品。
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841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540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339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226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997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926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845 阅读京东物流智狼机器人跑向全国!拣货最快秒级
814 阅读快递续重收费“向上取整”,申通、中通、圆通、京东、极兔客服回应
712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76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