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力互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网络遍及全国,运用“物流+互联网”手段,整合中小物流优质运力资源,专注于整车运输过程管理和客户体验,持续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 卡力互联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积极拓展多层次、专业化业务,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整车物流解决方案,并提供以整车运力为核心的卡车后市场服务。
服务客户群体:生产制造、快递快运、大型电商、冷链物流、仓仓调拨
自有车辆:4000台
外协车辆:16000余台
卡力互联干线整车智慧平台,依托货天下系统,通过对供应链思维的应用,实现从拓客到运输全程的各环节“智能预处理”,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干线整车运输需求,同时得到了当下平台内效率最优解。
模式
1)需求前置化
在与客户建立合作后,卡力互联即启动了对客户的“需求管理”:一是管理固定需求,调配充足运力到计划性线路中;二是管理非计划性需求,通过与客户的深度交流与业务嵌入,提前预测计划外需求,留存相应运力。
2)重新定义最优运力
客户发出运输需求后,传统承运人会根据签约费用寻找或准备运力资源,数据化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根据算法匹配合适的运力。在卡力互联的运力体系内,平台通过给运力资源赋能,让平台内运力更具竞争力和灵活性。根据各个运力主体的体量、属性不同,赋能的力度、方式、工具也不尽相同。
例如,对于系统能力欠缺的运力企业,卡力互联开放“货天下”平台供其提升效率;对于后市场采购弱势运力企业,平台提供一站式集采服务,为其降本增效。 让平台内运力效率倍增、成本降低,即先帮助其成为更好的运力,继而通过大数据将其推送至对应业务。
3)运力动态匹配
如果将平台内运行中的线路和车辆看作一个存量系统,那么可以把新客户、新订单、新需求看做增量,而异常及突发情况可以看做变量。
运力动态匹配,是针对增量、变量进行的全平台智能实时调度。例如,某车辆原计划完成从A点-B点的干线运输任务后,前往C点。但在该车辆到B点前,系统根据平台内实时线路热力图及突发情况,发出调度建议,通过大数据复核后,则车辆完成该任务后,最终前往D点。
在此机制下,平台内许多线路、车辆,通过串线配送(包括计划性串线、非计划性串线)实现了效率提升,大大减少了空放、等货,实现运力组织低碳化。
白犀牛B轮融资总额近5亿,顺丰三度加注,车规级无人车加速落地!
981 阅读运满满“倒货清源”行动成效显著:首月处理超26000个违规账号
675 阅读仓库通道宽度如何计算?叉车安全如何管理?一篇讲透仓储作业关键细节
538 阅读一家物流公司的崩塌,从路径依赖开始
543 阅读圆通“智驾接龙”跑出快递物流“新质生产力”
459 阅读阿里推出“饱呗运力”,入局校园即时配送
465 阅读京东折扣超市全国首店开业
437 阅读菜鸟牵手健力宝为供应链提速:工厂直达冰箱仅需24小时
428 阅读“倒货”现形!运满满重拳出击,1分钟赚900块的黑心生意没了!
392 阅读耐克 D2C战略遭遇集体诉讼:证据直指供应链运营
45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