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从数字对比判断,12元每件的采购价格一定比10元每件的采购价格要高。然而,在采购过程中,并非完全着眼于采购价格。采购只是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因此目光要聚焦于整体额,看清楚供应链的采购成本是多少,而非采购价格是多少。
不少采购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货物的价格上,但这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要支付的购买价格,但是除了这个,在供应链中还有很多因素决定了其总成本。
“价格冰山说法”很形象地展示了采购价格和实际上供应链采购成本的关系
轻易看到和对比的是采购价格,但是供应链涉及的成本还有很多很多,图例只是展示了一部分,诸如配送,质量,运输效率,验货,培训等等,
比如同一个货物,供应商A的报价是10元单价,而供应商B的单价是12元,看起来自然是供应商A的便宜。但是我们在采购时仔细衡量和思考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并尽量统一量化来对比。
通过了解,供应商A和B都是公司固有并长期合作的供应商。
A的报价只是厂内自提报价,我司安排物流,物流成本将是在单价基础上增加0.09元,如果立即付款还能给与2%的折扣。至于供应商B在立即支付货款的条件,虽然只能提供0.5%的折扣,可是它能够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同时B的货物还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再生使用,根据其资料显示,再生使用率是5%,而供应商A的不能。
通过计算,如果立即付款。
A的货物是 10 + 0.09 – 10*2% =9.89 元
B的货物是12 -12*0.5% - 12*0.5 = 11.34 元
看起来供应商A在成本考虑上更适合作为首选。
但是通过翻查两家供应商的供货历史,A的提前期要10周,而B的提前期要7周。提前期成本简化以采购价格的1%每周来计算,A的提前期成本是 1元,而B则是0.84元。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个提前期成本转化为机会成本考虑。
因为是立即付货款,如果把这笔钱放在银行,我们可以按10周的活期利息来作为机会成本老驴,同理B的7周也是如此。当然也可以考虑不同的投资获益利率来考虑。反正能够统一并认识到提前期时间的成本。
而且A有平均13%的退货率和15%的不准时交付率。而B则没有如此问题。
那么A的退货率带来的可能退货成本就是10 x 13% = 1.3元 , 同时延迟成本则有 2 * 15% = 0.3 元。其中2元是预期的收益峰值,就是说10元单价成本投入,最大的获利是2元,因此按照整个考虑,就是15%的货物没有准时交货,导致不能投入市场获利。
最后,两者比较一下
涉及各种因素考虑,从整体供应链成本衡量并非A是最优选择。当然整个演示并非完美,比如考虑延迟成本,机会成本等的选取,可以有更深的思考和量化。
笔者就此向说明的是采购价格下的冰山成本,才是真正的供应链采购成本。挖掘出这些成本是提升效率和获利的非常重要手段。
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2080 阅读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659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1439 阅读共探AI时代的供应链数智化发展之路!《数智化供应链白皮书》正式发布
1321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1272 阅读物流企业销售激励背后的秘密
1120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1070 阅读外卖战OR即配战?京东美团博弈,快递受伤?
1008 阅读关税大战遇上全球供应链:苹果公司深度研究与战略推演
947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94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