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运营是快递公司产品的灵魂,没有运营就没有产品。
快递公司的产品运营是建立“时效”与“中转”之上,介质是电子商务的包裹与传统商务件。
那么,快递的产品运营有那几种?
1.时效差异化产品。代表性企业,邮政。
3.时效普性化产品。代表性企业,三通一达。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去区分快递行业的产品,正是因为产品结构与市场分类销售上的不同。
快递公司依据时效服务产品成本不同,时效不同,制定服务产品价值,向需求客户销售服务定价产品。
时效差异化产品的代表性企业,邮政,产品特性是“内差异服务产品”,既分为邮政小包的普货与ENS特快。
时效标准化产品代表性企业,顺丰,德邦,的产品特性在于“时效保价产品”,用户可以选不同的服务付费,享受不同的服务产品,同样也属于是“内差异服务产品”。
……需求客户“用户”付费。
评语:因为是需求客户“用户”付费,付费客户购买的是时效服务,无论是寄件方与收件方,关心的是时效产品“消费活动”是否有价值。
用户选择的是那一种时效产品。
因此,时效产品开发是快递服务行业的竞争力。
最终,在竞争中,消亡的是多种产品中的一种,促使企业调整适合消费更多的新产品。
快递公司依据固定时效产品,电商依据用户选项与自身运营成本对快递企业产品进行议价。
时效普性化产品代表性企业的三通一达就完全与“内差异服务产品”的快递企业不同,时效普性化服务产品没有“时效保价与服务付费”挂钩,在销售上不属于“直接客户服务”,而是由电子商务代付款“间接客户服务”。
所以,时效普性化服务产品是建立在行业中属于“产品企业化”,并非“企业化产品”。
例如:华为,产品不仅仅是手机,而更多的5G移动网络设备。
……中间商“电商”付费。
评语:中间商“电商”付费并不是选择那一种时效产品,而是付费所占利润的比例,因为中间商本身属于“商业活动”行为,压制快递费空间,用压缩快递费空间去增加商品竞争空间就变的很正常。
所以,某些电商的口号喊出“我不赚商品钱,我只赚快递费”也很正常。
电商用户选择的是服务费更优惠,所以服务需求定价产生的选择性逼迫服务企业价格战很正常。
最终,在竞争中,消亡的是多家服务企业中的一家,促使服务企业走向更低的价格与更大的体量。
目前,三通一达提高时效与服务质量只能改变电商选择入口,
改变不了快递费。因为消费者与快递费无关。
所以90%的实际需求客户并不关心时效,因为中间商已经付费了。
如果不是如京东一样植入商品销售利润含快递费,价格战是不会停的。
快递服务行业产品运营是由付费消费方式与利润决定了产品运营方式。
玛氏中国 | 2025年度玛氏宠物华东区域成品仓储运输服务(B2B&D2C)遴选
1943 阅读白犀牛B轮融资总额近5亿,顺丰三度加注,车规级无人车加速落地!
1037 阅读年营收超7000亿,利润865亿,中国邮政再登世界邮政第一
748 阅读“倒货”现形!运满满重拳出击,1分钟赚900块的黑心生意没了!
714 阅读全球前20大货运机场排名出炉,中国五大机场上榜
680 阅读阿里推出“饱呗运力”,入局校园即时配送
640 阅读一家物流公司的崩塌,从路径依赖开始
592 阅读菜鸟牵手健力宝为供应链提速:工厂直达冰箱仅需24小时
463 阅读耐克 D2C战略遭遇集体诉讼:证据直指供应链运营
485 阅读最新快递业绩:顺丰增速继续领跑,申通再超韵达
414 阅读